|
城市道路監控系統的定制化發展趨勢 |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而來的是交通車輛的急劇增加。雖然道路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道路交通擁擠的狀況卻日趨嚴重,從而導致交警部門的管理警力投入和單位警力工作負荷也在不斷增加。 為改善上述局面,各城市正在逐步推廣實施各重要交通道口區域實時交通狀況圖像監控系統計劃,即在城市各重要交通道口區域安裝圖像監控設備,通過圖像傳輸通道將各路面交通情況實時上傳到道路監控指揮中心,中心值班人員可以據此及時了解各區域路面狀況以便調整各路口車輛數量確保交通通暢,監控路面車輛違章情況,及時發現并安排處理道路交通事等等。 城市道路監控系統定義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基本骨架,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道路監控系統就是城市治安監控系統的骨架。作為道路交通管理的主力軍,交警承擔了城市道路交通電視監控、機動車交通違法監測抓拍、智能卡口等系統建設,這三個系統的監控范圍都是機動車道,監控對象都是機動車輛,是城市道路監控網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構建城市治安防控網絡系統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道路監控系統是公安指揮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對現場情況最直觀的反映,是實施準確調度的基本保障,重點場所和監測點的前端設備將視頻圖像以各種方式(光纖、專線等)傳送至交通指揮中心,進行信息的存儲、處理和發布,使交通指揮管理人員對交通違章、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及其它突發事件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并相應調整各項系統控制參數與指揮調度策略。 通過對視頻圖像進行數字化編碼與壓縮,交通電視監視系統支持局域網乃至廣域網內的授權用戶終端對數據和圖像資源的調用以及對前端設備的實時控制,實現網絡用戶的監視、切換和控制功能,并提供對地理信息系統(GIS)等相關系統的支持。 為改善交通擁擠局面,各城市正在逐步推廣實施各重要交通道口區域實時交通狀況圖像監控系統計劃,即在城市各重要交通道口安裝一套智能型道路監控系統,通過圖像傳輸通道將路面交通情況實時上傳到道路監控指揮中心,中心值班人員可以據此及時了解各區域路面狀況,以便調整各路口車輛流量,確保交通通暢。對監控路面車輛的違章情況,能及時發現并安排處理道路交通事等。無論是闖紅燈,還是逆向行駛,只要機動車在通過市區主要路口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都會被道路監控系統記錄下來,違法車輛的信息在公安交通指揮控制中心被及時打印。利用高科技來管理交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駕駛員。 城市道路交通監控的主要作用 1. 交通監視和疏導:通過系統將監視區域內的現場圖像傳回指揮中心,使管理人員直接掌握車輛排隊、堵塞、信號燈等交通狀況,及時調整信號配時或通過其他手段來疏導交通,改變交通流的分布,以達到緩解交通堵塞的目的。 2. 交通警衛:管理人員隨時掌握交通警衛錄像,大型集會活動的交通狀況,及時調動警力,以保證交通警衛錄像暢通。 3. 通過突發事件的錄像,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4. 通過對違章行為的錄像,發揮監控系統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的積極作用。 城市道路監控系統發展歷程 城市道路監控系統是隨著視頻監控系統的興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交通工具的改善帶來出現便利的同時誘發的道路事故越來越多而被時代需要的產物。它主要經歷了模擬、數字和高清這三個階段。 1、傳統的模擬監控模式 傳統的模擬監控模式在國內大中城市剛剛引入道路監控應用時最為盛行,而最近幾年則日趨衰微,其主要缺陷如下:[nextpage] l 傳輸通道敷設費用過于昂貴 由于各道路監控點和監控中心之間通常相距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而有效傳輸距離僅300米左右的視頻電纜顯然無法達及,常規的解決辦法是在監控點和監控中心之間敷設光纜作為傳輸通道,光纜兩端接光端機作為視頻/光信號轉換設備。但這種解決方案實在過于昂貴,僅光纜敷設費用就占了整個監控系統總投資費用的80%以上。 l 系統結構復雜,監控中心設備繁多,操作煩瑣 系統由攝像機、監視電視墻、錄像機、控制矩陣、畫面分割器、解碼器及其它輔助設備組成,以同軸電纜為圖像傳輸介質,以屏蔽雙絞線為控制信號傳輸介質,設備繁多,結構復雜,擴容性差,而且多數設備是專用設備,要求操作者經培訓后才具備相應的操作能力。 2、數字化視頻監控模式 數字化監控技術的發展,大大推動了城市道路監控系統的實用性,由模擬攝像機、視頻編解碼器、軟件平臺等設備構成的數字化城市道路監控系統,使得整個系統具備了計算機快速處理能力、數字信息抗干擾能力、便于快速查詢記錄、便于綜合管理等優點。 隨著社會治安情況的日趨復雜,城市道路監控不再單單用來做交通管理,而開始承擔起越來越多社會綜合管理的職責,因此,原有的圖像清晰度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2009年,公安部先后發布對圖像清晰度提出更高要求的《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范》、《機動車號牌圖像自動識別技術規范》等一系列標準,自此掀開了城市道路監控系統高清化的序幕。 3、高清化視頻監控模式 城市道路監控系統的高清化過程并不順利,初期由于IP高清攝像機的延時問題嚴重,許多用戶都用“無法忍受”來形容當時高清的效果,只能將其應用在對實時性要求較低的電子警察上。 隨著技術的發展,IP高清攝像機的延時由最初的幾秒縮短到了200-400毫秒,但對于部分重點監控區域需要進行實時PTZ操作的球機而言,仍然無法接受,并由此催生了HD-SDI技術在監控領域的應用,甚至還引起了業內對于IP高清和HD-SDI高清哪個才是未來發展方向的爭論,然而,隨著高清項目建設日益增多,用戶需求越發明確,業內逐步形成了高標清混合,高清IP、HD-SDI、標清監控點可根據用戶需求任意布設的融合、定制的系統概念。 |
|